欢迎访问毛针织产业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毛针织产业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毛纺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毛纺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重点推进四川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2017年10月14日 10:13 mzz.dazpin.com

一、充分肯定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全省狠抓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在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不断努力,推动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90万亩,较去年增加3万亩,预计全年养蚕205万张,产茧7.8万吨,蚕桑农业产值将达到70亿元,蚕桑丝绸综合产值将突破330亿元。主要体现在:

(一)规模化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一是资金投入持续加大。省级财政设立了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连续四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支持基地建设,今年的中央和省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安排1900万元资金,支持蚕桑产业发展。各级政府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引导撬动上亿元社会资本投入蚕桑产业,有力推动了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二是聚集发展更加明显。以宜宾为代表的川南蚕区和以凉山、攀枝花为主的攀西蚕区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川南蚕区和攀西蚕区桑园面积已占全省桑园面积的50%以上。宁南、高县、珙县、涪城、南部等20个蚕桑重点县,蚕茧产量已占全省蚕茧产量的70%以上。三是桑园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集中规模发展标准化成片桑园,逐步取代零星分散的四边桑,成片桑园已占全省投产桑园面积的80%以上。

(二)蚕桑生产水平显著提升。据中国纤维检验局发布全国桑蚕干茧质量公正检验报告,四川今年桑蚕干茧的洁净、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光折等5项指标为全国最好水平,是5A、6A级以上高品质生丝的优质原料,四川已成为全国优质茧主产区。一是良种化程度提高。我省强化育种攻关,选育推广以川山×蜀水、芳绣×白春、川桑98-1等为主的“川字号”蚕桑新品种,引进推广雄蚕品种,蚕桑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二是提质增效措施落实。以桑树一步建园、小蚕集中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方格蔟自动上蔟为主线的优质蚕茧生产配套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应用落实,全省小蚕共育面由50%提高到80%以上。推广仪评收茧,通过价格杠杆引导“精品蚕茧”的生产。三是优质蚕茧品牌效应突出。“大凉山蚕茧”、“涪城蚕茧”、“南丝路蚕茧”、“僰人蚕茧”等已成为优质蚕茧的知名品牌,精品蚕茧价格高昂,购销两旺,供不应求。

(三)蚕桑综合开发取得进展。深度开发蚕桑资源,培育了果桑、桑枝食用菌、桑园间套、林下养殖、休闲观光,以及蚕桑产品深加工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了蚕桑产业发展的空间,增加了蚕农的收入。一是新产业新业态效益突出。今年年蚕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产值37.24亿元,超过了养蚕产茧32.76亿元的收入。二是果桑发展步伐加快。我省果桑面积已突破12万亩,投产达到6万亩,今年生产桑果7.5万吨,收入4.5亿元,比去年增加1亿元,增长28.6%。我省已成为全国最大、质量最优的桑果生产基地。三是蚕桑产品加工能力增强。各地建有比较完善的鲜茧收购加工企业,一些地方还建立起了桑果、桑枝食用菌、丝棉被、饲料桑、桑叶茶、食用桑叶粉、蚕蛹油等产品加工企业,价值链不断延长,实现专业化生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四是休闲观光新业态正在兴起。游仙、嘉陵、兴文、朝天、德昌等地利用当地丰富的蚕桑资源,举办桑椹采摘节、蚕桑文化节推动休闲观光、康养基地等新业态发展。结合桑椹采摘节活动的举办,全国果桑发展大会在德昌县召开,提高了“果桑之乡”的知名度,吸引了游客,推销了产品,为蚕农增收拓阔了渠道。

(四)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一是龙头带动能力凸显。绵阳天虹公司、珙县智溢公司、武胜安泰公司、乐至红旗公司、东兴元仙桥公司、青神坤元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采取集中流转土地建设标准化桑园、标准化蚕房,就地就近返租倒包给当地农民,培育蚕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深度参与基地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利益联结更加紧密。订单生产、预约收购、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不断推进普及,租赁托管、桑园入股分红等联结形式不断创新,新型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为蚕桑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养蚕大户培育不断增强。对种养大户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全省已发展10亩以上种养大户12万户,30亩以上家庭农场4500户。

(五)蚕桑产业扶贫效果突出。一是蚕桑成为产业脱贫主导产业。全省40个蚕桑基地县中,有28个属于“四大片区”贫困县、少数民族县、艰苦边远地区县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范围,全省确定的贫困村中有698个贫困村将蚕桑作为脱贫主导产业。二是蚕桑精准扶贫模式得到推广。“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模式,已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扶贫效果十分显著。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个468个贫困村通过栽桑养蚕,摘去了贫困村的帽子。三是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同步推进。贫困户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2016年贫困户养蚕1.68万盒,户均售茧收入实现1.21万元,人均茧款收入3590元,蚕桑在丘陵山区脱贫攻坚中扎下了根,发挥了产业扶贫的优势。

二、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坚定不移推进蚕桑转型升级发展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是缺啥补啥,就是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主要体现在“调结构、促融合、绿色发展”三个方面,其中融合发展是重中之重。今年3月,习总书记对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门进行了安排部署,全省组织制定了建设农业强省“十大行动方案”,提出了“四区四基地”建设任务,明确了“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等主体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极富含金量的政策性文件,构建形成了强改革、促融合、提质量的强大合力。

在这个大背景下,蚕桑产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定位,那就是作为四川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势产业。归纳起来,加快我省蚕桑产业发展还有三个方面的机遇:

(一)市场需求空间不断增加。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影响,消费者对于高品位茧丝的需求愈加旺盛,尤其是随着国内市场消费份额的不断提升,绸缎服装、蚕丝被、床上丝绸用品等产品的消费量明显上升。直接推动了高品位生丝价格的不断上扬,特别是今年春季,5A级以上生丝价格每吨上涨了7万元,达到45万元,较3A级每吨高出了3-5万元。优质生丝的价格上涨对优质茧市场形成了联动效应,珙县春季干茧平均每公斤售价达到150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5元,全省春季鲜茧每公斤收购均价达到42元,较去年同期提高了8元。在市场行情日益向好的大背景下,四川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具备了二次发展的先发优势。

(二)产业提升空间不断增加。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成本全面上升,蚕桑产业逐渐向西部转移,西部蚕区成为蚕茧生产的主战场。四川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资源禀赋和生态条件非常适宜蚕桑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凉山地区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传统养蚕业改造、规模化基地建设、机械化水平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全省坚持提质增效的思路,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发展,实现了比较效益提升和农民增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转变思想认识,将蚕桑作为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桑园正在由过去的山坡田坎转移到好田好土,集中连片栽桑养蚕已成为常态,省力省工已成为方向,为今后蚕桑产业的区域化规模化布局、集约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政策环境优势日益突出。早在2008年,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就将蚕桑产业纳入全省“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之一,大力推动产业发展。这些年来,蚕桑产业一直纳入现代农业的建设范畴,经历了前两轮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力推进和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现代农业建设,做强了产业基础,培育了一批蚕桑产业基地和重点县。在规划引领上,蚕桑产业一直列入全省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特色产业规划,突出了重点发展区域,优化了产业布局。在政策支持上,省级财政连续多年支持蚕桑产业发展,蚕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政策保障等的支撑体系逐步完善,随着国家和省支农惠农力度的逐年加大,争取纳入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产业扶贫项目,为蚕桑产业下一步的提档升级创造了条件。

当前,蚕桑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总体来讲表现在:发展不足,优势产区发展潜力挖掘不够,土地空间开发不够,优质蚕茧产区总体占比仍然偏低,优质蚕茧生产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转型不够,劳动密集型养蚕方式不能适应现代规模化养蚕需要,高效桑园建设时间长,见效慢,不能适应规模发展的需要。升级不快,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不足,融合发展推动力不强,蚕桑产业现代气息不浓。不寻求新的突破,仍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势必会被市场淘汰,被其它的产业所替代,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迫在眉睫。

三、坚持创新突破,切实做好蚕桑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在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把产业发展融入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把质量效益提升放在首位,坚持把抓基地规模和户营规模作为重点,坚持把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机制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切实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在争取党政领导重视上实现新突破。蚕桑产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绝不能脱离地方政府,局限在行业内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恰恰相反,要将产业发展融入地方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作为地方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是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将蚕桑产业规划纳入地方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科学谋划发展路径,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事业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项目向蚕桑产业倾斜,充分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申报。三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多参与地方政府的会议、活动,多与其他政府部门打交道,不断扩大蚕桑部门影响力,争取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在规模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要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批蚕桑产业大县、强县,象宁南一样把蚕桑产业作为立县之本的产业,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二是要顺势而为,拓展总体规模。目前,消费市场不断拓展,消费习惯不断升级,茧丝质量不断提升,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要求在总体规模上拓展。三是要连片规划,集约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区域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要突破地域界线,连片规划发展,像宜宾10万亩产业带那样,引导产业要素集聚,为后续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为产业链延伸创造条件。

(三)在机械化养蚕上实现突破。目前,传统劳动密集型养蚕方式,已经严重制约户营规模扩大和效益提升,进而影响整个产业发展。通过机械化养蚕方面的研发应用,可以扩大养蚕规模,提高蚕房空间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有效减少用工量和用工成本,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把机械化养蚕应用作为近期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充分借鉴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理念。把标准化养殖场的成功经验、模式引入到养蚕上,使其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加快省力化养蚕机械的研制。积极协调省农机研究院,争取尽快在珙县、宁南、乐至3个试点县应用,不断调试改进、完善工艺。三是做好省力化养蚕机械的生产示范。在试点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在重点蚕区、重点主体上扩大推广面。下一步完成智能化系统,积极争取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实现养蚕方式大的飞跃。

(四)在高效桑园建设上实现突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农村,农村土地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高,“一年栽桑,两年嫁接,三年投产”的生产方式成本高、回报慢,影响返乡人员及社会资本投入蚕桑行业,制约蚕桑产业发展,必须在高效桑园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良桑品种引进推广。要探索推广既适宜当地栽植的品种,也要兼顾叶用桑、果桑兼用桑和砧木品种。二是建设桑树良繁基地。在蚕桑重点县建设桑树良繁基地,选择接穗与砧木适宜品种,搞好嫁接苗商品化繁育,争取每个项目县普及桑树嫁接苗。三是标准化建园技术升级。探索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栽植密度、不同嫁接组合下的标准化建园模式,因地制宜加以推广应用,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开沟排水、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模式,推进桑树标准化快速成园。

(五)在科技支撑上实现突破。通过强化蚕桑科技支撑,实现质量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一是争取组建省级蚕桑产业创新团队。积极整合科研院校、行业专家等技术力量,争取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开展蚕桑生产技术的联合攻关。二是开展示范推广。在重点蚕种场和蚕桑重点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及标准化蚕房建设的试验示范,加快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方格蔟自动上蔟、仪评收茧等提质增效配套技术的培训推广。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构建“共育户联农户”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蚕桑生产社会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专业机构承担植保、物资配送、产品销售等工作。

(六)在主体培育上实现突破。龙头企业和养蚕大户、家庭农场、蚕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现蚕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返租倒包等方式参与、介入基地建设,带动深加工,带动产业基地的规模化发展。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对口帮扶援建等机遇引进蚕桑加工龙头企业,再次延伸产业链。二是强化多产业主体培育。除蚕桑产业外,加强养殖业、种植业、食用菌产业等延伸产业的主体培育,尤其是食用菌产业。四川湿度大光照弱,是食用菌大省也是出口大产业,有做大做强的优势。三是用好用活现有农业政策。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特别是10亩以上的种养大户、3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确保蚕桑收入达到务工收入水平,通过构建新型经营机制带动产业发展。

(七)在融合发展上实现突破。融合发展的概念,就是以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培育多环节、多种类的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现阶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工作就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要争取地方党政的重视,政策的支持,把蚕桑放在整个大农业的格局中进行谋划,推进蚕桑产业融合园区建设。一是优化蚕桑生产布局。扩大种养规模,大力发展果桑和桑园立体套种,增加亩桑综合收入。二是抓好蚕桑产品加工。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在集中产区开展鲜茧、桑果、桑枝、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原产地加工,丰富蚕桑产品结构。三是抓好新业态发展。结合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充分挖掘蚕桑丝绸文化内涵,积极发展蚕桑新产业新业态,为蚕农拓展增收新渠道。


来源:四川省农业厅产业处